|
郡齋感秋,寄諸弟 / 作者:韋應物 |
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
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
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
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間,是月天氣晴。
授衣還西郊,曉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傾。
簪組聊掛壁,焉知有世榮。
一旦居遠郡,山川間音形。
大道庶無累,及茲念已盈。
|
|
郡齋感秋,寄諸弟解釋: 郡齋感秋,寄諸弟
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
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
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
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間,是月天氣晴。
授衣還西郊,曉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傾。
簪組聊掛壁,焉知有世榮。
一旦居遠郡,山川間音形。
大道庶無累,及茲念已盈。
中文譯文:
郡齋感秋,寄諸弟
初夏辭別故國,秋深時在滁城沉寂。
就像昨天才分別,卻突然意識到歲月飛逝。
高閣收拾煙霧,池塘水在傍晚變得清澈。
房門窗戶已經凄涼,早晚都感受深情。
曾經游歷郎署之間,當時月天氣晴朗明媚。
賜衣服還回西郊,破曉時踏著田間的露水行走。
采摘菊花投入酒中,和兄弟們一同痛飲。
掛起簪和組件于壁上,哪里知道有世世代代的榮耀。
一旦到了偏遠的郡縣,山川之間的音響和形狀發生了變化。
大道無需擔憂,但此時想起來已經充滿感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韋應物的作品,表達了詩人離鄉別井后對故國及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詩人在郡齋度過的秋天,傳達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以及歲月的匆匆流逝。
詩的開頭“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描繪了詩人遠離故鄉,來到滁城度過秋天的情景。詩人感嘆時間的迅速流逝,形容自己與故國的距離感。“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描繪了郡齋的景色,高樓之上的煙霧被收拾起來,池水在傍晚變得清澈,這一景象凸顯出郡齋的幽靜和秋天的寧靜。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在故鄉的一些回憶,“昔游郎署間,是月天氣晴。”表達了昔日在工作地方的閑游情景和明朗的天氣。詩人還回憶起在故鄉與兄弟們一起飲酒的情景,“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傾。”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家人和親人的懷念和思念之情。
最后幾句“簪組聊掛壁,焉知有世榮。一旦居遠郡,山川間音形。大道庶無累,及茲念已盈。”表達了詩人的思索和感嘆,詩人在追求功名之路上愈發感受到世俗的虛榮。在偏遠的郡縣,詩人感嘆自然山川之間的純凈與寧靜,大道上的事物并不會使人困擾,但回憶已經充盈了內心。
整首詩通過描繪深情的詩意,流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世俗虛榮的懷疑和反思。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節奏感,把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歲月的流逝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體風格清麗自然,富有感情色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