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 / 作者:韋應物 |
獻歲抱深惻,僑居念歸緣。
常患親愛離,始覺世務牽。
少事河陽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幾會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罷符竹,家貧遂留連。
部曲多已去,車馬不復全。
閑將酒為偶,默以道自詮。
聽松南巖寺,見月西澗泉。
為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
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
|
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解釋: 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
獻歲抱深惻,僑居念歸緣。
常患親愛離,始覺世務牽。
少事河陽府,晚守淮南壑。
平生幾會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罷符竹,家貧遂留連。
部曲多已去,車馬不復全。
閑將酒為偶,默以道自詮。
聽松南巖寺,見月西澗泉。
為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
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詩詞中的譯文如下:
獻歲抱深惻,僑居念歸緣。
常患親愛離,始覺世務牽。
少事河陽府,晚守淮南塹。
平生幾會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罷符竹,家貧遂留連。
部曲多已去,車馬不復全。
閑將酒為偶,默以道自詮。
聽松南巖寺,見月西澗泉。
為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
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韋應物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在新年之際,獻上自己深深的憂思之情。他身在異鄉僑居,卻時常思念著家鄉的親人和緣分。然而,他常常為親人的離散而感到痛苦,才真正意識到世俗的憂慮會使人更牽扯。年少時曾在河陽府任職,晚年則任職于淮南塹,平生多次離散后,才感覺到光陰的匆忙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歲月。
詩人提及他最近放下了官職,貧窮的家境讓他留連不舍。他的部分屬下已經離去,車馬也不再齊全,家境的窘迫讓他只能將酒作為消遣。他默默思索人生的道理,聽著松鳥的鳴叫和南巖寺的鐘聲,看著流淌在西澗的月光,沉浸在寂靜和詩意之中。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政務的無能以及自責。他認為自己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不能為國家出什么巧妙的主意,只能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哪怕無望遷官。最終他還是要回到故鄉修理自己的田地,在歸鑿杜陵之地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首詩表達了韋應物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并以自問的方式反思自己的功過。通過描繪故鄉的景物和人情,詩人帶給讀者一種深情的觸動和思考。詩中所表達的憂思、彷徨和自省情感,與人們普遍的思考和感慨相契合,使得讀者能感同身受,領會其中的詩意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