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 / 作者:韋應物 |
禮樂儒家子,英豪燕趙風。
驅雞嘗理邑,走馬卻從戎。
白刃千夫辟,黃金四海同。
嫖姚恩顧下,諸將指揮中。
別路憐芳草,歸心伴塞鴻。
鄴城新騎滿,魏帝舊臺空。
望闕應懷戀,遭時貴立功。
萬方如已靜,何處欲輸忠。
|
|
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解釋: 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
禮樂儒家子,英豪燕趙風。
驅雞嘗理邑,走馬卻從戎。
白刃千夫辟,黃金四海同。
嫖姚恩顧下,諸將指揮中。
別路憐芳草,歸心伴塞鴻。
鄴城新騎滿,魏帝舊臺空。
望闕應懷戀,遭時貴立功。
萬方如已靜,何處欲輸忠。
詩詞中文譯文:
送別崔押衙出任相州(前任內黃令)
禮樂儒家子,英豪燕趙風。
脫離官職,駕車前往治理鄉邑;轉身騎馬加入軍隊。
用利劍蕩平眾寇,用黃金統一四方。
曾與著名將領嫖姚一同效力于下方治軍,現在又在各將之中擔任指揮。
離別時懷念草原上的美景,回家心中有著野鴻。
鄴城里有新兵馬,魏帝的舊臺閣已經空蕩。
望著皇宮,心中充滿眷戀,但遭遇時運,只有依靠立下功勛來提升身份。
天下已經安定,何處依然要奉獻忠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韋應物寫給崔押衙離任的送別詩。詩人通過描繪崔押衙的輝煌事跡和偉大功績,表達了對其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了崔押衙是一個彬彬有禮、懂得禮樂和儒家文化的人,并且有燕趙(河北地區)英豪的氣質。
接著,詩人描述了崔押衙離開官職,驅車離開內黃,去治理相州,但轉身又投身于軍隊之中。
詩意暗喻崔押衙才能出色,既能斬草除害,又能征服他方,實現了黃金四海一統的志向。
詩中提到與嫖姚的故事在古代傳為佳話,所以這里引用,表明崔押衙才華出眾,在將領中受到尊崇,被委以重任。
描寫別路憐芳草,歸心伴塞鴻,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草原的眷戀之情。
崔押衙離職后,鄴城里有了新兵馬,魏帝的舊臺閣已經空蕩,通過這兩句詩人表達了時光的變遷,暗示崔押衙北歸后的所見所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崔押衙的感情。雖然對望闕(望著朝廷勢力)有所懷戀,但開頭所表達的敬佩以及草原時光的眷戀,都已轉化為了對崔押衙立功的美好期望。奉獻忠心的地方依然存在,這是詩人對崔押衙的囑咐和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對崔押衙的事跡和品質給予贊揚和敬佩,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崔押衙前途的美好祝福,并展示了詩人優美細膩的藝術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