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 / 作者:韋應物 |
假邑非拙素,況乃別伊人。
聊登釋氏居,攜手戀茲晨。
高曠出塵表,逍遙滌心神。
青山對芳苑,列樹繞通津。
車馬無時絕,行子倦風塵。
今當遵往路,佇立欲何申。
唯持貞白志,以慰心所親。
|
|
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解釋: 《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是由唐代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譯文是:假如我不是出于樸素之地,更何況是與你分離。我愿意攀登釋教居所,一起手牽手地傾聽這美好的晨曦。高高的山嶺遙望著這片芳草地,樹木環繞著通津。沒有車馬聲的打擾,我感到心靈得到了凈化。在美麗的青山與芳苑之間,我長久地阻滯在這里,欲赴別的路途的時候,我應該怎樣表達我的情感呢?我只能堅守著純潔的志向,以安慰我的心中最親愛的人。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某人分離時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天長寺上方指的是一座位于山上的寺廟,而子西有道則是指一條通往遠方的道路。詩人在寺廟上方,遠眺著山間的美景,又想起離別時的心情。他希望能夠攀登寺廟,來尋找心靈的凈化,希望能夠與被別離的人一起欣賞美好的晨光。詩人通過描繪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郁悶和無奈之情,同時展現了對離別的無奈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離別情感為線索,通過對山、樹、花等景物的描寫和對心情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內心執著、純潔的志向。他希望通過堅守自己的堅貞和純潔來安慰內心最親愛的人,表示自己不會因離別而動搖,以此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以自然景物與人情激蕩相結合,展現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抒情風格,表達出了一種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和情感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