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澠池崔主簿 / 作者:韋應物 |
邑帶洛陽道,年年應此行。
當時匹馬客,今日縣人迎。
暮雨投關郡,春風別帝城。
東西殊不遠,朝夕待佳聲。
|
|
送澠池崔主簿解釋: 《送澠池崔主簿》是唐代韋應物的詩作。詩意表達了對崔主簿的送別和祝愿,同時借助景物描寫表達了對友誼和時光的思念和留戀。
原文中有許多地名和稱謂,需要進行一定的解釋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意。澠池是指澠池縣,崔主簿則是指崔少府這個人物。洛陽道是指洛陽,這里代表著主人公的歸鄉之路,每年都要走這條路。當時匹馬客指崔主簿遠行的時候只有一匹馬陪伴,而今日縣人迎指現在已經有許多人來迎接他。暮雨投關郡表達了送別時的陰雨天氣,春風別帝城則表達了送別時的柔和春風,這些描寫都凸顯了作者對崔主簿的送別之情。
詩人通過“東西殊不遠,朝夕待佳聲”一句表達了崔少府離鄉之后,友誼和聲音的距離感,并對崔主簿留下了思念和期待。整首詩描繪了友誼和別離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通過這些描寫和感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友誼和珍貴時光的珍視和懷念。
譯文如下:
邑帶洛陽道,年年應此行。
在官邑邊上有一條通往洛陽的道路,每年都應該走這條路。
當時匹馬客,今日縣人迎。
當時他只帶著一匹馬,而今天已經有許多人來迎接他了。
暮雨投關郡,春風別帝城。
在送別的時候,陰雨淋濕了關市。而春風讓我們與帝城分別。
東西殊不遠,朝夕待佳聲。
東西并不遠,我期待著崔主簿的好消息。
整首詩通篇質樸自然,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通過精妙的景物描寫,作者傳達了對友誼和珍貴時光的思念和珍視。這首詩表達了送別時的感傷和對遠行者的祝福,通過對友情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使讀者在領略美感的同時,也能對人情世故產生一絲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