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丘員外還山 / 作者:韋應物 |
長棲白云表,暫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終當署里門,一表高陽族。
|
|
送丘員外還山解釋: 送丘員外還山
長棲白云表,
暫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喧,
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
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
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
遼鶴委池鶩。
終當署里門,
一表高陽族。
詩詞中文譯文:
送丘員外還山
長久地內在云彩之上,
丘(員外)暫時去高齋作宿。
他離開城邑的喧囂,
回航順流在松江漂泊。
籬笆結茅遁隱蒼嶺,
從深谷中伐柴木的聲響。
我們都是山中的人,
不知彼此的往來行蹤。
靈芝草并不會在庭院生,
北方的鶴也不會委它給水塘里的鶩。
終必要走進朝廷的大門,
展現高尚家族的顯赫地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表達了對友人丘員外歸山的送別之情。詩人將友人的歸山之行比喻為“長久地內在云彩之上”,形容了他遠離塵囂的生活,向往自由自在的山水之間。
詩中的“長久地內在云彩之上”和“丘(員外)暫時去高齋作宿”,用以表達友人在山中住宿的長久和臨時的狀態,暗示了友人渴望返璞歸真、追求寧靜的心態。
詩人通過描述友人離開城邑的喧囂,回到松江漂泊的情景,表達了對隱居山野生活的向往。而“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則揭示了友人在山中的生活方式,盡享自由自在。
詩人以“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躓”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也抒發了對友情深厚的感慨。
末尾兩句“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象征了友人在山野中的高雅品味和超凡境界。最后一句“終當署里門,一表高陽族”,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相信友人最終會有所成就,進入朝廷的高位,成為家族的驕傲。
整首詩情感平實,字句簡潔流暢,通過描繪友人離開城市的喧囂,追求自然與寧靜的山中生活,表達了對友情和田園生活的向往,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