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令狐侍郎(令狐峘) / 作者:韋應物 |
一兇乃一吉,一是復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識其微。
三黜故無慍,高賢當庶幾。
但以親交戀,音容邈難希。
況昔別離久,俱忻藩守歸。
朝宴方陪廁,山川又乖違。
吳門冒海霧,峽路凌連磯。
同會在京國,相望涕沾衣。
明時重英才,當復列彤闈。
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
|
答令狐侍郎(令狐峘)解釋: 中文譯文:
回答令狐尊官(令狐諳)
一兇乃一吉,一是復一非。
一個不幸就是一個幸福,一個是復始一個非真。
孰能逃斯理,亮在識其微。
誰能逃避這個道理,明亮的人會察覺微妙之處。
三黜故無慍,高賢當庶幾。
三次被貶謫故沒有怨憤,高賢如何不居微庶之位。
但以親交戀,音容邈難希。
只因親密感情的交往,音容隔絕而難尋。
況昔別離久,俱欣藩守歸。
何況早已別離時日已久,都欣喜著在藩國守候歸來。
朝宴方陪廁,山川又乖違。
朝廷宴會方才作陪座,山川又不處于違逆之中。
吳門冒海霧,峽路凌連磯。
吳門冒出海邊的霧靄,峽路雄險且連綿峻巖。
同會在京國,相望涕沾衣。
同聚京都的國家,相對淚水濕透衣裳。
明時重英才,當復列彤闈。
明朝將重視英才,必然再次列入朝廷之中。
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白玉雖然有塵垢,拂拭之后仍然光輝燦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答令狐侍郎》。詩中著重表達了命運的變幻無常,人生的得失,以及情感的離合。
詩人通過一系列對比和反問,展示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同時也揭示了一種對命運的領悟和對人生的哲理思考。
詩中更多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如“一兇乃一吉”、“山川又乖違”等,以此突出變幻無常、人事無常的主題。同時,詩人還通過描繪厄運和幸福的反復起伏,強調了逆境中的堅韌和樂觀。
最后兩句“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表達了對人才的推重和對美好的向往。詩人希望有才華的人能夠得到重用,塵埃只是暫時的,美好的光輝依然存在。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反問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和人生的得失,并表達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