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裴處士 / 作者:韋應物 |
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
來署高陽里,不遇白衣還。
禮賢方化俗,聞風自款關。
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
|
|
答裴處士解釋: 《答裴處士》
韋應物
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
來署高陽里,不遇白衣還。
禮賢方化俗,聞風自款關。
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
譯文:
放棄塵世的人熱愛這精舍,
騎著犢子進入青山。
來到遙遠的高陽里,
沒有遇到塵世的名流。
以禮義感化那愚昧的人們,
聽到風中傳來他們的嘆息。
何況那些優秀的人們,
隱居在茅草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韋應物的一首律詩,表達了對遺民生活的贊美與向往。詩人以簡練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遺民離開塵世,選擇隱居在精舍、山野的生活,對他們心懷欽慕之情。
詩的前兩句“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以直接的方式表達了遺民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形象地描繪了他們駕著牛犢進入山野的場景。
接下來的兩句“來署高陽里,不遇白衣還。”表達了詩人在高陽里找不到塵世的知名人士。這里的“白衣”指代了塵世名流。
最后兩句“禮賢方化俗,聞風自款關。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傳達了詩人對遺民的贊賞之情。他們以禮義感化著那些愚昧的人們,即便只是聽到他們的聲音,也能心生敬仰。詩人認為隱居在茅草間的優秀人士,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棲息之地。
整首詩以簡約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遺民生活的向往和贊美。通過對遺民的描述和表揚,表達了對高尚氣質和隱士精神的推崇。詩中還蘊含著一種反思,暗示了塵世的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在遺世獨立的精神境界中尋求自由與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