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日憶諸弟 / 作者:韋應物 |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
|
清明日憶諸弟解釋: 清明日憶諸弟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譯文:
清明時節憶起諸弟
冷食之時病欲發,但心情舒適開懷。
卻讓我思念故鄉,晴川上空彌漫煙火。
杏粥依舊可品味,榆羹已稍稍加熱。
唯有遺憾親人不在身旁,獨自坐過了這美好的一年。
詩意:
《清明日憶諸弟》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清明時節思念離散的親人和故鄉的情感。
這首詩在開始時描述了詩人在冷食時身體不適的情況,但心情卻是開懷的。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用“煙火滿晴川”形容了故鄉的繁華景象。
詩中還提到了杏粥和榆羹,這是清明節的傳統食物,詩人提到杏粥依舊可口,榆羹也已稍微加熱,展現了對傳統風俗的依戀和懷念。
最后一句“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表達了對離散親人和故鄉的遺憾,詩人獨自度過了這美好的一年,但內心仍然有一份缺憾。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清明時節的個人經歷,抒發了詩人對故鄉和離散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所用的描寫手法簡潔而準確,用意明確而深入。通過描述冷食、晴川、杏粥、榆羹等生動的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孤獨。整首詩表達了人們在清明節時思念故鄉和家人的普遍情感,使讀者產生共鳴。
該詩以詩人個人的經歷和情感為切入點,通過描寫自然和物品,抒發了一種寄托情感和懷念的情緒。同時也顯示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依戀和思念。這種個人情感的表達與清明節的節日主題相結合,使整首詩達到了情感與節日的相融合,使讀者在審美的同時,進一步領會到了詩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總之,《清明日憶諸弟》通過描寫個人經歷和情感,抒發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和情感表達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