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故交 / 作者:韋應物 |
白璧眾求瑕,素絲易成污。
萬里顛沛還,高堂已長暮。
積憤方盈抱,纏哀忽逾度。
念子從此終,黃泉竟誰訴。
一為時事感,豈獨平生故。
唯見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
|
悲故交解釋: 《悲故交》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韋應物。這首詩以一種悲痛的情緒表達了對友誼的思考和遺憾。
白璧眾求瑕,素絲易成污。萬里顛沛還,高堂已長暮。
白色的玉器眾人都在尋找瑕疵,潔白的絲綢很容易被弄臟。即使經(jīng)歷了萬里的顛沛,回到家中,高堂已經(jīng)晚年。
積憤方盈抱,纏哀忽逾度。念子從此終,黃泉竟誰訴。
積壓的憤恨只能使人更加悲傷,憂傷和憤怒交織在一起。想起家庭中逝去的子弟,他們在地下世界里誰來懷念和訴說。
一為時事感,豈獨平生故。唯見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他不僅是因為當時的局勢感到悲憤,平生亦有愧疚悲傷之事。只有看到荒蕪的墓地,才能看到野草上的朝露。
這首詩在表達悲憤的同時,也隱含了對人世間友誼的思考。詩詞通過描繪白璧眾求瑕和素絲易成污,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誘惑,友誼和純潔很容易被玷污。詩人在敘述自己的家庭遭遇之后,用“黃泉竟誰訴”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無法訴說的悲傷。最后,詩人通過荒丘和朝露的形象,表達了生死與時光流轉(zhuǎn)的無情,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草草。整首詩構思巧妙,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對故交、家庭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和悲傷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