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原出東城,郁郁見咸陽。
上有千載事,乃自漢宣皇。
頹壖久凌遲,陳跡翳丘荒。
春草雖復綠,驚風但飄揚。
周覽京城內(nèi),雙闕起中央。
微鐘何處來,暮色忽蒼蒼。
歌吹喧萬井,車馬塞康莊。
昔人豈不爾,百世同一傷。
歸當守沖漠,跡寓心自忘。
|
|
登樂游廟作解釋: 《登樂游廟作》是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登順陽樓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滄桑變遷的思考和對今世之人的呼喚。
詩中描述了詩人登上高臺,望見樂游廟,發(fā)出感慨。高臺上有著千載的歷史,自從漢宣帝建都咸陽以來,這里已經(jīng)有過很多變遷。高臺上的古墓早已被歲月所侵蝕,陳跡已經(jīng)覆蓋在荒蕪的山丘之上。雖然春草重又綠了,但飄揚的驚風仍然使人心生不安。
詩人進一步觀察京城內(nèi)的景象,見到了古代宮殿的遺跡,雙重的殿門屹立在城市的中央。微弱的鐘聲從何處傳來,夜色漸漸蒼白。歌吹之聲、車馬之聲充斥著康莊,這些繁華的景象讓詩人不禁產(chǎn)生了思古之情,感嘆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的共同悲傷。
最后,詩人意識到自己將要返回平淡世界的冷漠和荒涼之處,寄情于自己的心靈。回歸到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忘卻過往的境遇和情感。整首詩交代了詩人對于歷史的感慨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
中文譯文:
登上高臺,朝望樂游廟,
向西見到咸陽的古都。
這里有著千年的歷史,
早在漢宣帝時就開始了。
高臺已經(jīng)年久失修,
古墓覆蓋在荒蕪的山丘上。
春草雖然重新綠了,
但是飄揚的驚風讓人不安。
我進一步觀察京城中的景象,
看到了古代宮殿的遺跡。
雙重的殿門聳立在城市中央,
微弱的鐘聲從何處傳來?
夜色也漸漸蒼白了。
歌吹聲、車馬聲塞滿了康莊,
這些繁華讓人心生悲傷。
過去的人們豈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
百世同一悲傷。
我該回歸到冷漠的環(huán)境中,
將自己的思緒寄托于心靈,
忘卻過往的境遇和情感。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展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感慨和哀思。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悲涼的意象,表達了對曾經(jīng)繁華的城市和過去偉大的文化的驚嘆,并在夜色漸暗的時刻,反思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渺小與無為。整首詩情感真摯,言辭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沉思和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