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 / 作者:韋應物 |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
|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解釋: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繪寺廟北池僧齋景致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此幽靜的環境中與友人相聚的遺憾之情。
詩中描繪了一個環境清幽的寺廟北池,詩人稱這里的竹林濃密,表示自己行走了很遠。子規的啼叫顯得越發深沉,這增加了整個場景的靜謐感。池塘綠水和芳草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到舒適宜人。在閑齋中,伴隨著春天的樹蔭,令人感到自在寧靜。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蝴蝶在蘭徑上飄舞,游蜂繞著花心忙碌。這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然而,詩人卻感到遺憾,他沒有與友人一同前來,失去了這種幽靜的尋覓。
這首詩通過描繪寺廟北池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幽靜尋覓的渴望,并體現了對友人攜手同游的遺憾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的特色"山水田園"描寫方式,將細節豐富的描繪與對清幽尋覓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首先,詩人用密竹和子規的啼叫來形容密林中的寧靜與深沉,給人以安靜和肅穆之感。然后,通過描繪綠池芳草和閑齋春樹的影子籠罩,詩人使整個景色顯得恬靜而宜人。接下來,詩人運用蝴蝶在蘭徑上飄舞和游蜂盤旋在花心的描繪,給人一種充滿生氣和活力的感覺,也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溫暖。
然而,盡管寺廟北池的環境如此幽靜,詩人卻感到遺憾,因為他沒有能與友人一同前往,錯過了與友人共享這份幽靜的尋覓的機會。通過對友人的提及,詩人將個人的思緒與對友人的惋惜和思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整首詩情感更加深厚。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與對友人的遺憾之情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尋覓寧靜的渴望和對友誼的追憶,展現出一種既懷舊又愉悅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