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洛陽丞請告一首 / 作者:韋應物 |
方鑿不受圓,直木不為輪。
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飲水非吾貧。
休告臥空館,養病絕囂塵。
游魚自成族,野鳥亦有群。
家園杜陵下,千歲心氛氳。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
喬木猶未芳,百草日已新。
著書復何為,當去東皋耘。
|
|
任洛陽丞請告一首解釋: 《任洛陽丞請告一首》
方鑿不受圓,直木不為輪。
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飲水非吾貧。
休告臥空館,養病絕囂塵。
游魚自成族,野鳥亦有群。
家園杜陵下,千歲心氛氳。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
喬木猶未芳,百草日已新。
著書復何為,當去東皋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題為《任洛陽丞請告一首》。詩人通過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思考。
詩中的第一、二聯寫道“方鑿不受圓,直木不為輪。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詩人通過這幾句話,表達了對于人和事物不同特點和才能的理解。詩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和用途,不能因為人們的差異而強求他們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個體的差異和多樣性是重要的,從中可以產生各種各樣的才能和創造力,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圓形或輪子。
接下來幾聯寫到詩人自己的處境,表達了詩人對于境遇的淡然和豁達。詩人說“折腰非吾事,飲水非吾貧。休告臥空館,養病絕囂塵。”詩人不愿意屈從于權貴,不追求身份地位,也不會因為物質上的貧窮而失去幸福感。他寧愿選擇居于清靜的空館中,養病遠離喧囂塵世。這種輕松淡然的心境使他能夠獨立自在地生活。
最后幾聯寫到大自然的變化和時間的流轉。詩人說“喬木猶未芳,百草日已新。著書復何為,當去東皋耘。”這里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象,喬木還沒有長出花朵,無數青草已經翠綠生長。詩人在這個季節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環和變化。詩人提到“著書復何為”,表達了對于書寫的疑問,可能是在思考自己的創作意義和方向。最后以“當去東皋耘”結尾,表達了詩人對于勞動和務實的態度,將自己比喻為東皋,意味著他選擇回歸農耕的本質。
這首詩通過對于人性、處境和自然變化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獨立思考、恬靜淡泊以及對于生活的無求無欲的態度。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韋應物獨特的審美觀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