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居 / 作者:韋應物 |
結發屢辭秩,立身本疏慢。
今得罷守歸,幸無世欲患。
棲止且偏僻,嬉游無早宴。
逐兔上坡岡,捕魚緣赤澗。
高歌意氣在,貰酒貧居慣。
時啟北窗扉,豈將文墨間。
|
|
野居解釋: 《野居》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個野外居住的生活場景,通過對自然環境和心態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平淡寡欲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結發屢辭秩,立身本疏慢。
如今得罷守歸,幸無世俗欲望。
棲居偏僻,嬉戲無早宴。
追逐兔子上山崗,捕魚靠近紅澗。
高歌意氣飛揚,傾倒酒習慣。
時常啟開北窗門,值得繼續文學交流嗎?
詩人表達了對官位和名利的不屑和放棄。詩中的“結發”指的是已婚,而“屢辭秩”則表示多次辭去官位。詩人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則,對社會的世俗欲望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種疏離感為他帶來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詩人選擇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居住,沒有參與塵世間的喧囂和瑣事。他在自然環境中嬉戲、追逐兔子、捕魚,度過了一種簡單而自由的生活。詩人高歌,積極向上,心情愉悅,他樂于貧窮的生活,習慣了酒的陪伴。
詩人還提到了時常開啟北窗門,這可能暗示他依然關注文學和學問的交流。詩人并不是完全拒絕社會,而是選擇了一個平和寧靜的生活方式,并保持了與外界交流的可能性。
《野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寫,傳遞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自由與寧靜的情懷。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淡漠,追求心靈的自在和內在的世界的追求。整首詩平和安詳,意境高遠,給人以心靈的寧靜和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