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 作者:韋應物 |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歸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還。
方稱羽獵賦,未拜蘭臺職。
漢篋亡書已暗傳,嵩丘遺簡還能識。
朝朝待詔青鎖闈,中有萬年之樹蓬萊池。
世人仰望棲此地,生獨徘徊意何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間星歲改。
藏書壁中苔半侵,洗藥泉中月還在。
春風飲餞灞陵原,莫厭歸來朝市喧。
不見東方朔,避世從容金馬門。
|
|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解釋: 《送褚校書歸舊山歌》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運用了深情表達,描繪了一個士人懷念故鄉山水的情感。
詩中褚校書是指宰相褚遂良的次子,他在朝廷中擔任官職,卻忽然回到了故鄉。詩人以“握珠不返泉,匣玉不歸山”來形容褚校書離開朝廷返回故鄉的情景,意指他舍棄了珍貴的機會和權力,選擇回歸山水之間。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褚校書職位尚未得到重用,但他卻保存著已經失傳的古書,彰顯了他不拘禮度的品性和對自然山川的鐘愛。
詩的后面幾句表達了詩人和世人對褚校書選擇回歸故鄉的向往,他們贊嘆褚校書可以歸隱于世,生活在如蓬萊仙境般美好的地方。而詩人自己則在想象著這個場景,他羨慕褚校書能夠去意已決地向往故鄉風景,與世俗的繁忙相隔。
最后幾句詩中描述了詩人自己的身世和心情。他忍不住懷念起自己堆滿了藏書的書房,思考著如何將故鄉美景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他描述了古書已經沾滿了青苔,而清泉仍在月光下流淌。他向往著回到故鄉的春天,不再嫌棄喧囂的朝市。最后一句表達了他自愿逃避世俗,寧愿一直留在故鄉不見世間繁華。
整首詩雖以送別褚校書為背景,實際上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川的思念和追溯自己的歸屬感。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人物的對比和感慨,展現了唐代士人對故鄉和自然的向往之情,反映了他們的境遇和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