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避暑北池 / 作者:韋應物 |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
|
夏至避暑北池解釋: 《夏至避暑北池》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夏至時節避暑北池的心情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午時已過極限,夜晚時鐘聲悠長。未能施政教化,擔憂氣候的驟變。官門白天閑暇多,這個月農民忙碌。居高思緒落田間,熱情無法抵擋。亭午間休息獨自游,熱愛方塘景致美。門閉幽靜無人跡,城高樹木蒼翠綠。翠竹依然含露粉,圓荷初放芬芳香。于是拋去煩惱懷抱,舉杯對華觴暢快痛飲。
詩意上,詩詞以夏至時節為背景,以作者避暑北池的經歷和心情為主線。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夏季酷熱的抱怨和擔憂,反映了家鄉百姓因氣候變化而面臨的困境。然而,作者卻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尋求一種內心的寧靜與安慰。他在方塘中獨自游玩,感受著周圍的靜謐和美景,忘卻了炎熱和喧囂。最后,作者借用華觴的形象,來表達他心中的暢快和豪情。
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炎熱的厭倦和擔憂,又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心靈的舒緩,作者在煩惱和憂慮中尋求自我解脫和安慰。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韋應物深深的人文關懷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