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 作者:王之道 |
三日春霖發土毛,道傍芳草半人高。
馬頭問是棠梨市,一片梨花映小桃。
|
|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解釋: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雨后的景象,同時融入了富有生機和美感的自然元素。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三日春霖發土毛,
道傍芳草半人高。
馬頭問是棠梨市,
一片梨花映小桃。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春天雨后大地復蘇的景象。"三日春霖發土毛"表明了連綿的春雨使得大地上的青草茂盛生長,"道傍芳草半人高"形象地描繪了路旁的芳草已經長得差不多有人高了。接著,"馬頭問是棠梨市"揭示了詩中景色的背后有著村鎮的繁華,人們駕馬經過時詢問的是棠梨市的位置。最后一句"一片梨花映小桃"則表現了大片的梨花綻放,映照著矮小的桃花,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畫卷。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春天雨后大地的蓬勃生機和美麗景色。它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鮮明的畫面,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命力的贊美。梨花和桃花相互映襯,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同花卉的和諧共生,也暗示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欣賞。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色的熱愛,同時傳遞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生機,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贊嘆之情。這首詩詞在形象描寫和意境表達上都達到了一種和諧統一的境界,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