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遙堂二首 / 作者:王之道 |
獨坐虛堂寂,煙銷瓦博山。
出游魚自樂,飛倦鳥知還。
花氣清風遠,槐陰白晝閒。
逍遙入詩思,落筆笑談間。
|
|
逍遙堂二首解釋: 《逍遙堂二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通過描繪逍遙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自然與詩意間的逍遙自在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獨坐虛堂寂,煙銷瓦博山。
出游魚自樂,飛倦鳥知還。
花氣清風遠,槐陰白晝閒。
逍遙入詩思,落筆笑談間。
第二首:
坐虛堂,寂靜無聲,煙霧散去,山巒清晰可見。
魚兒自在地游玩,疲倦的鳥兒知道歸還。
花香飄遠,清風吹拂,槐樹的陰涼使午間變得悠閑。
自由自在地融入詩意思緒,輕松地書寫,歡笑間流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逍遙堂為背景,逍遙堂是一個虛無的空間,沒有喧囂和紛擾,詩人在這里獨坐,感受著寧靜的氛圍。煙霧散去,山巒清晰可見,象征著詩人的思緒逐漸開闊,煩惱和紛擾都被拋諸腦后。
詩中提到的魚自樂、飛倦的鳥知還,表達了自然界生物的自然本性,它們按照自己的欲望和感覺行動,沒有拘束和束縛。這與詩人所追求的逍遙自在心境相呼應。
花香清風遠,槐樹的陰涼使白晝變得寧靜悠閑。這里的花氣和清風,代表著自然的美好和寧靜,給詩人帶來舒適和放松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逍遙堂中思考詩意的心境,他逍遙地融入詩意的思緒中,輕松地書寫,歡笑之間流露出對自由自在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逍遙堂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然界生物的活動,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逍遙自在的心境。詩意深遠,給人以寧靜和放松的感受,啟發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