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 / 作者:王之道 |
仙舟東去訪金華,歌徹驪駒向水涯。
試問玉堂司鳳詔,何如蓬島駕云車。
雨余翠筱初翻籜,風暖風葵欲放花。
天氣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
|
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解釋: 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
仙舟東去訪金華,
歌徹驪駒向水涯。
試問玉堂司鳳詔,
何如蓬島駕云車。
雨余翠筱初翻籜,
風暖風葵欲放花。
天氣清和行色好,
江南江北半桑麻。
【中文譯文】
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
仙舟駛向東方,尋訪金華之地,
歌聲回蕩在驪駒馳過水邊。
請問玉堂上司鳳凰的詔令,
與蓬島上駕云車相比,如何?
雨后,青翠的竹筍初次翻卷,
溫暖的風吹拂著即將綻放的風葵花。
天氣晴朗,景色宜人,
江南江北的田地中,一半是桑麻。
【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之道的《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以送別朋友的方式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與祝福之情。詩人以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仙舟東行、歌聲回蕩、雨后初翻竹筍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歸鄉的祝福和對友誼的珍重之情。
詩的開頭,仙舟東去訪金華,展現了一幅神秘而壯麗的畫面,意味著友人即將踏上未知的旅途。接著,歌聲回蕩在驪駒馳過水邊,給人以輕快愉悅的感受,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順利的期許。
接下來,詩人詢問玉堂司鳳詔與蓬島駕云車的比較,暗示友人歸鄉后的命運和境遇,以此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的關切和期待。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色的描繪為主,雨后翠筱初翻籜,風暖風葵欲放花,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和新生的希望。天氣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詩人通過描繪大地的景象,表達了友人歸來后生活平穩安好的愿望。
整首詩以送別之意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友情與自然景物相結合,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寄托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