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因格非見寄二首 / 作者:王之道 |
兀坐時看屋,閒居晝掩門。
吳吟聊遣興,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魯論。
不須傷老大,眠食度朝昏。
|
|
和因格非見寄二首解釋: 詩詞:《和因格非見寄二首》
中文譯文:
一首:
兀坐時看屋,閒居晝掩門。
吳吟聊遣興,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魯論。
不須傷老大,眠食度朝昏。
二首:
寄言因格非,何事強相問。
縱有丹砂術,誰能度炎熱。
秋風吹野草,夜月照孤松。
時維心無事,安得與君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之道所寫,是一首以自我感慨為主題的詩作。詩中通過對居住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首詩表達了作者的生活狀態。他孤獨地坐在家中,閉門不出,白天的時候也不怎么打開門窗。他用吳地的吟唱來消磨時間,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心情;有時候也用楚地的古曲來引起心靈的共鳴,試圖喚起過去的記憶。作者借用吳、楚兩地的音樂,體現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思考。
第二首詩是給因格非的回信。作者感到困惑,不知道為什么因格非強烈地詢問他的情況。即便他掌握了煉丹的技巧,也無法度過內心的炎熱。秋風吹拂著草原上的野草,夜月照亮著孤獨的松樹,作者感嘆時光荏苒,心中卻無所事事,希望能與因格非共享這種寧靜和平淡。
整首詩以閑適、寧靜的生活態度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隨遇而安的心態的追求。他不追求名利和權勢,不關心世俗紛擾,寧愿過著簡單的生活,享受平凡的時光。他認為否泰之道適合周易的原則,行為和藏心都要遵循魯論的道德準則。他并不奢求富有和權勢,只是希望能夠安享晚年,過上平靜而安穩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