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 / 作者:王之道 |
楊花落地鸊鵜飛,百里湖山碧四圍。
信步不知行幾遠,卻憐芳草伴人歸。
|
|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解釋: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楊花落地鸊鵜飛,
百里湖山碧四圍。
信步不知行幾遠,
卻憐芳草伴人歸。
中文譯文:
楊花落到地上,鸊鵜鳥飛翔,
湖山的景色在百里之內蔓延,碧綠環繞四周。
信步行走,不知道走了多遠,
卻憐惜那芳草,陪伴著人們歸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郊外的景色和人物。詩人以楊花的飄落和鸊鵜鳥的飛翔作為開篇,展示了自然界生命的活躍與運動。接著,詩人以百里的湖山為背景,以湖山的碧綠勾勒出郊外的美麗景色,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壯麗。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信步行走,不知道前方的路途有多遠,他只是欣賞著周圍的美景。然而,他卻憐惜起那些芳草,因為它們陪伴著人們歸家,具有某種溫馨和親切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日郊外的景色和人物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詩中的楊花、鸊鵜、湖山和芳草,都是自然界的元素,通過與人物的互動和聯想,營造出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詩人的信步行走和對芳草的憐惜,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融合和人文情感的表達。整首詩婉約而含蓄,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展現了宋代詩歌中的一種典型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