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蓑衣道人 / 作者:王之道 |
七年兩見西湖濱,似向賤貧求貴人。
安民扶世在豪杰,貴人何必皆巖莘。
嗟予坎壈今老矣,糊口相煎未能已。
愿君莫作貴人看,歲晚庶幾長不死。
|
|
贈蓑衣道人解釋: 《贈蓑衣道人》是宋代王之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年只見西湖濱,似向賤貧求貴人。
安民扶世在豪杰,貴人何必皆巖莘。
嗟我坎壈今已老,糊口相煎未能已。
愿君莫作貴人看,歲晚庶幾長不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貴人的思念和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困境和迷茫。詩人自述已經(jīng)七年沒有見到西湖邊的貴人,似乎希望通過貧賤之身來尋求貴人的關(guān)注。他認為真正的貴人應(yīng)當是那些能夠安撫民心、扶持社會的英雄豪杰,而不是那些身處高山深處的隱士。詩人感嘆自己在世事紛繁中已經(jīng)老去,生活的壓力使他備受煎熬。最后,他希望貴人不要再看重他,這樣或許可以延長他的壽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和對貴人的渴望。詩中的西湖濱象征著美好的環(huán)境和高貴的人物,而賤貧則代表了詩人自身的貧困和低微。詩人對貴人的追求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高山深處的身份,而是因為他們能夠為民眾的福祉做出貢獻。詩人感嘆自己的坎坷和困境,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和痛苦。最后的希望則表明了詩人對于生命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和對貴人的思念,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煩惱和希望。通過對貴人和貧困身份的對比,詩人傳達了一種對于真正的貴人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對于過去歲月的悔恨和對未來的期待。這首詩詞既有個人的情感表達,又融入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展示了王之道獨特的詩人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