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 / 作者:王之道 |
物態有榮悴,時令互消長。
墮身名利場,魚鳥在羅綱,豈無金屈卮,聽此石方鄉。
殘花日晴陰,落絮風下上。
春事雖已闌,馀芳尚堪嘗。
我有臨溪亭,疏欞為君敞。
青青小荷錢,雅與水相養。
狂吟醉題壁,縱步懶扶杖。
仰止李謫仙,筆端走群象。
九原不可作,夜夢見精爽。
棲棲亦固矣,君子坦蕩蕩。
相期醉酴醾,偕來從無鞅。
|
|
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解釋: 《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物態的榮悴以及時令的消長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場的矛盾情感以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思考。
詩詞通過對物態的描繪,表現了榮華富貴和消逝衰落的對比。作者觀察到世間事物的變化無常,人們在名利場中追逐功名,而魚鳥卻自在自得地游弋其中,反思了人生的得失和追求的真諦。詩中也提到了金屈卮,這是一種古代酒器,與石方鄉相呼應,使人產生對鄉土情懷的思緒。
作者以春景的殘花和飄落的絮子來象征時光的流逝。盡管春天的景色已經漸漸消退,但仍然可以品味到春天留下的芳香。作者自稱有一座臨溪的亭子,亭子的窗戶敞開著,讓清風和陽光自由地進入其中。亭子里綠綠的小荷葉與清水相映成趣,展現了雅致和和諧的景象。
在亭子里,作者痛飲著美酒,盡情吟唱,并且隨性地走動。他向李謫仙仰望,寄托了自己對于仙境和超凡脫俗的向往。他手持筆端,隨意描繪各種群象,表現了詩人的創作激情和想象力。
詩中提到了九原,象征了遼闊的原野,但作者認為這樣的景色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只能在夢中體驗到它的精彩。盡管如此,詩人仍然相信安居樂業是一種堅守的態度,一個君子應該坦蕩蕩地面對人生。
最后,作者邀請王覺民一起暢飲美酒,共享人生的快樂,表示無論何時都愿意與他一同前行,共同享受人生的無拘無束。
這首詩詞以對物態和時令的觀察為線索,展現了作者對人生追求和自然美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我表達,詩人表達了對自由、高尚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對名利場的矛盾情感。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自然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