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沈元吉兵火后初食羊 / 作者:王之道 |
時難盆甑久無羶,夢寐何郎食萬錢。
一臠乍驚肥羜美,五紽應喜敝裘全。
好從牛炙論莼菜,堪笑河魨詠柳綿。
彈鋏得魚良不惡,先生何用鄙烹鮮。
|
|
次韻沈元吉兵火后初食羊解釋: 《次韻沈元吉兵火后初食羊》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食羊的情境為主題,表達了在戰亂之后,普通人民終于能夠品嘗到美味的羊肉的喜悅之情。
詩中描述了盆甑(一種盛食物的容器)因為戰亂久未烹煮羊肉而空置的情景,作者夢寐以求,渴望品嘗到這種價值連城的美味。當終于有一片肥美的羊肉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感到驚喜和喜悅。詩中提到的五紽是指羊肚帶,意味著整只羊都被保存完好,暗示著羊肉的珍貴。
詩中以食物為媒介,抒發了作者對于和平生活和物質享受的向往。通過牛炙莼菜和河魨詠柳綿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食材的珍視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最后兩句“彈鋏得魚良不惡,先生何用鄙烹鮮”,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人對美味食物的輕忽和浪費的不滿。作者認為,得到魚肉已經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為什么還要將其烹煮成菜肴呢?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社會風氣的批評,認為人們應該珍惜食物資源,不要過分追求華麗的烹飪方式,而是應該簡單地享受食物本身的美味。
整首詩通過對食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和平生活和物質享受的向往,以及對浪費的批評。作者通過食物的象征意義,抒發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示了對于真正的珍貴和簡單的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