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 / 作者:王之道 |
幽人好客不嫌紆,帶水拖泥辱顧予。
僧舍頓驚樽有酒,旅庖那患食無魚。
敢辭數里來相遇,要使它時付特書。
新竹茂林中掃逕,一甌春雪少躊躇。
|
|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解釋: 《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居之士雨夜在竹林寺中與謝尉仁父相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詞語,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宴飲的珍視以及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譯文:
雨夜住宿竹林寺中,
謝尉仁父前來相訪。
我這幽居之士好客如斯,
行走泥濘,不嫌繁瑣。
僧舍頓時驚呼,酒杯已備,
旅店中卻無魚可供應。
我敢辭別數里之遙而來相會,
只為讓你看到這封特別的書。
新竹茂盛的林中,我掃除小徑,
一碗春雪,少了些猶豫的心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夜宿竹林寺為背景,以詩人與謝尉仁父的相遇為線索,表達了幽居之士的豪情和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詩中的"幽人好客不嫌紆"表現了詩人寬宏待客、樂于交友的品質,無論是拖泥帶水還是身處僧舍,都不嫌麻煩。這種態度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重視友誼和待客之道的傳統觀念。
"僧舍頓驚樽有酒"揭示了僧舍對詩人的到來感到意外,但卻很快為他準備了酒杯。這種反應顯示了僧舍對待客人的熱情和隨和,展現了友情的重要性。
"旅庖那患食無魚"表明旅店中沒有魚供應,但這并不妨礙詩人與謝尉仁父的相聚。詩人敢于辭別家中數里之遙來相遇,表達了他對友情的執著和珍視。
最后,詩人描述了新竹茂盛的林中,通過掃除小徑和享用一碗春雪,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欣賞和對寧靜清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以簡潔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友情的真摯和對自然的贊美,營造出一種寧靜、閑適的氛圍,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