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韻 / 作者:王之道 |
夜聽檐聲翻急雨,想見膏潤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憂在惔焚非憚暑。
人情類被饑所移,我爾相望自甘苦。
寧從禱旱身暴日,肯對驅蝗歌侑俎。
用心何獨追老杜,大庇寒儒歡廣宇。
要令匹夫被惠澤,上致吾君堯舜數。
嗟予糞配伏邱壑,尺短寸長無足取。
洊蒙珠玉過稱楊,丈夫殆以氣相許。
|
|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韻解釋: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韻》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聆聽屋檐聲聲翻飛的急雨,想象著看到肥沃的土地均勻地被雨水滋潤。先生與斯民共同分享歡樂與憂愁,憂慮之情在炎炎夏日中不減。人們的情感受到饑餓的影響而改變,我和你互相期望,自愿承受困苦。寧愿向上天祈求結束干旱的日子,也愿意對抗蝗災而歌唱祭祀之樂。用心追隨老杜(指杜甫)的行動,為寒儒(指貧苦的學者)提供廣泛的庇護與歡樂,希望讓每個普通人都得到恩澤,使我們的君主受到堯舜般的美名。唉,我這卑微的人,像糞土一樣配在邱壑之間,寸短尺長無法滿足。雖然珍寶被稱為楊柳(指珍寶被過度夸大),但真正的男子漢卻以氣質相互認可。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農田旱災和蝗災的關切之情,以及他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和渴望為他們帶來福祉。作者通過對比自己的微不足道和富貴人士的優越地位,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不滿。他以自己追隨杜甫的行動,希望通過文學的力量為貧苦的學者提供庇護和支持,以改善社會的現狀。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情,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