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詠老 / 作者:王之道 |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
|
和張詠老解釋: 《和張詠老》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根據內容,我將為你提供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但不會輸出原詩詞內容。
中文譯文: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作者與張詠老的和詩之作。在詩中,作者表達了對權勢和地位的追求和不滿。他提到了三公和刺史,這些官職都是擁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的。然而,作者認為人們對于權位和地位的追求永無止境,即使擁有了高職位,也不能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而不斷奔波,甚至在朝夕之間都在奔馳。
詩中提到了誰能夠理解名利的虛妄,當人們舉杯尊酒的時候,誰能夠促使他們思考這些問題。作者認為智者和愚者之間有著巨大的距離,他們的追求和價值觀是不同的。作者借景抒懷,將荻與玕作為象征,表達了賢愚之間的差異和巨大的反差。
作者在詩中向張南巢表示感謝,稱贊他的才華和詩才,將他的詩筆比作明珠,靈感來自靈壁(指傳世之作)。在僧房中解下馬鞍,享受夏日的清涼,作者得以放松和休息。最后,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筆,挽回那清新微風的感覺,表達出自己筆力的巨大和強大。
賞析:
《和張詠老》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權位和地位追求的不滿,并通過對賢愚之間的對比,抒發了自己對名利虛妄的思考。作者通過對張南巢的贊美,展示了他對才情的敬佩,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文學藝術的追求。最后,通過挽回清微風的意象,作者表達了自己筆力的強大和對清新自然的向往。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向往,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