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豐道中 / 作者:王之道 |
水滿陂塘草滿川,望中茅屋起孤煙。
十年不踏安豐路,遂與清淮作次邊。
|
|
安豐道中解釋: 《安豐道中》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滿陂塘草滿川,
望中茅屋起孤煙。
十年不踏安豐路,
遂與清淮作次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安豐道上的一幅景象。水浸滿了陂塘,草茂盈滿了整個川地,遠處的茅屋里升起了孤獨的炊煙。詩中還表達了作者長達十年沒有踏上安豐路的心情,與清淮河成了臨時的歸屬。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內心感受。水滿陂塘、草滿川地的描繪,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和繁茂,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而遠處孤煙升起的茅屋,給人一種孤獨、淡遠的感覺,也暗示了作者生活的樸素和清貧。
通過描述自己長達十年沒有踏上安豐路的心情,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在他的心中,安豐路成了久違的故鄉之路,而與清淮河成了臨時的歸屬,顯示了作者的游子情懷。詩中蘊含著對家鄉、對過去生活的眷戀之情,以及對未來歸鄉生活的期待。
整首詩抓住了一種對故鄉和歸屬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渴望。同時,通過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讓人們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想,領略到他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