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飽食 / 作者:王之道 |
予亦屬厭耳,女寬何嘆三。
一簞儻知足,八珍自忘貪。
駝峰擅西北,瑤柱夸東南。
但愿無是餒,藜羹非我慚。
|
|
飽食解釋: 《飽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之道。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也對于吃飽已感到厭倦了,而女性卻為食物的豐盈而嘆息不已。只需一簞飯便能滿足,卻忘記了貪婪的八珍。駝峰自夸西北美味,瑤柱吹噓東南佳饌。但愿我不會感到饑餓,而藜羹也不會使我感到慚愧。
詩意:
《飽食》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飲食的平淡和滿足的態度,揭示了作者對于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的浮躁心態的批判。詩中作者以自己的視角,反思了人們對于食物的欲望和追求,以及對于財富和地域美食的炫耀,從而表達了對于簡樸生活和內心滿足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飲食的不同態度的對比,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詩中的“予亦屬厭耳”表明了作者對于過度飲食的艱苦。而“女寬何嘆三”則揭示了女性對于美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于飲食的不同體驗。接著,詩中提到“一簞儻知足,八珍自忘貪”,表達了作者對于簡樸生活的向往,認為只需一點簡單的食物便能感到滿足,而不必追求奢華的珍饈美味。接下來的兩句“駝峰擅西北,瑤柱夸東南”則點明了人們對于地域美食的炫耀和追求,以及對于物質享受的貪婪心態。最后兩句“但愿無是餒,藜羹非我慚”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不會感到饑餓,并且對于簡單的飯菜也不會感到羞愧。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簡樸生活和內心滿足的向往,旨在警示人們不要過度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要珍惜現有的生活和滿足。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于飲食的描寫和對于不同心態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于簡樸生活和內心滿足的追求,以及對于過度追求物質欲望的批判。它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