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寒 / 作者:王之道 |
風屑瓊寒透薄帷,擁裘端與火相宜。
暖回熾焰身成直,撥到殘灰手欲龜。
贈炭尚誰憐正曜,授薪還自愧支離。
不甘力請從緇侶,苦調寒窗強作詩。
|
|
苦寒解釋: 《苦寒》是一首宋代王之道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屑瓊寒透薄帷,
寒冷的風吹過冷冽的寒帷,
擁裘端與火相宜。
抱著厚裘坐在火前,相得益彰。
暖回熾焰身成直,
溫暖的氣息從熊熊的火焰中彌漫,
撥到殘灰手欲龜。
用手指撥動著殘留的灰燼,手指仿佛要龜縮回去。
贈炭尚誰憐正曜,
贈送炭火,誰能珍惜它的明亮,
授薪還自愧支離。
給予柴薪,卻自愧無法完全支撐。
不甘力請從緇侶,
不甘心依附著同僚求助,
苦調寒窗強作詩。
在寒冷的窗前苦苦調節,勉強創作詩歌。
詩意賞析:
《苦寒》以冬日寒冷的環境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寒冷中求取溫暖的場景。詩中通過對風、火、炭火、殘灰等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溫暖的渴望和對寒冷的抵抗。詩中還表達了作者的自嘲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甘心與同儕平庸相比,盡管環境惡劣,但他仍然努力創作詩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卓越。
這首詩詞以簡練、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溫暖的追求和對困境的反抗,展現了作者堅毅不屈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決心。通過對冷暖相對、對比鮮明的描寫,使詩歌更具有張力和感染力。整首詩以寒冷的環境為背景,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形象,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激情和創作力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