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延上人歸云峰 / 作者:王之道 |
去年出山時,飛支正撩亂。
殷勤大洪老,呵筆瀉真贊。
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
欲將說禪相,醒彼瞌睡漢,別來能幾日,漚滅冰且泮。
似聞妙湛師,接踵還舊觀。
公歸勿惆悵,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
|
送延上人歸云峰解釋: 《送延上人歸云峰》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出山時,飛支正撩亂。
殷勤大洪老,呵筆瀉真贊。
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
欲將說禪相,醒彼瞌睡漢。
別來能幾日,漚滅冰且泮。
似聞妙湛師,接踵還舊觀。
公歸勿惆悵,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送別延上人歸云峰的情感。詩人回憶起去年延上人出山時的情景,形容他目光炯炯,精神飽滿。他向延上人尊敬地稱呼為"大洪老",并稱贊他的文才真實而出色。詩人說他是在說延上人是一位具有開悟智慧的菩薩,在江北岸持著缽。他希望延上人能夠述說禪宗的奧妙,喚醒那些迷失在世俗中的人們。詩人告別延上人時詢問他將會多久再來,表示希望他的禪宗教導能夠持久并影響更多的人。詩人似乎聽說了妙湛師的名聲,期待著與他再次相見。最后,詩人勸慰延上人不要沮喪,因為生死對于菩薩來說無異于每天的黎明。詩人慶幸自己囊中有金,可以解決一些繁瑣的案子。
賞析:
《送延上人歸云峰》表達了對延上人的敬佩和贊頌,以及對禪宗智慧的向往。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飛支正撩亂"形容延上人精神飽滿,"殷勤大洪老"表達了詩人對延上人的尊敬之情。詩人以此詩寄托了對禪宗教義的向往,并希望延上人能夠傳播禪宗的真諦,喚醒那些沉迷于塵世的人們。詩中的"生死同夜旦"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死的超越,以及對于菩薩智慧的崇敬。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于延上人的別離之情,以及對于禪宗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此詩通過對延上人的贊頌和對禪宗智慧的追求,展現了王之道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對生死和菩薩智慧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禪宗教義的向往,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思想上的啟迪和心靈上的撫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