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李廷吉知縣 / 作者:王之道 |
李侯入境憐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變霖雨,一時凋瘵歌巖夫。
我思東坡不可見,夜諷新詩還撚須。
慶源老人骨已朽,愛民似子當今無。
稻田上下水聲接,農家準擬相攜壺。
南鄰敗屋欹欲倒,君來往往人爭扶。
流離復合燕相賀,向人況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艱食方饑癯。
政聲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氣成歡呼。
何當相聚飲一斗,高吟大笑臨邛壚。
|
|
贈李廷吉知縣解釋: 《贈李廷吉知縣》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李廷吉知縣為對象,描繪了他為民眾付出的無私奉獻和深受人民愛戴的形象。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李廷吉知縣
李侯入境憐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變霖雨,一時凋瘵歌巖夫。
這首詩的開頭以李廷吉知縣入境時對焦枯的情景進行了描繪,形容其對受災民眾的關懷。作者以指點的姿態,比喻李廷吉像是家奴一樣順從地為民眾服務。
慶源老人骨已朽,愛民似子當今無。
稻田上下水聲接,農家準擬相攜壺。
接著,詩中提到慶源老人,他已經年邁,但對人民的關懷和愛護卻如同親子一般,深深地感動了作者。稻田間水聲悠揚,農家人團結一致,準備著共同迎接李廷吉的到來。
南鄰敗屋欹欲倒,君來往往人爭扶。
流離復合燕相賀,向人況欲嘲解襦。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李廷吉所在的南鄰地區的貧困景象,那里的房屋已經搖搖欲墜,但是每次李廷吉的到來,人們都爭相前來支持和幫助。流離失所的人們重聚一堂,歡慶相逢,詩中還透露出一種戲謔的語氣,仿佛在嘲笑解開衣襦的禮儀。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艱食方饑癯。
政聲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氣成歡呼。
作者在接下來表達了自己的困苦和貧瘠,但卻并不以此為怨言,他認為政聲不需要出自家庭來提出意見,只要行政官員能夠以和氣和諧的態度對待人民,就能贏得人們的歡呼和支持。
何當相聚飲一斗,高吟大笑臨邛壚。
最后,作者表達了與李廷吉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夠一同暢飲,高吟大笑,共同欣賞臨邛壚的美景。
這首詩以李廷吉知縣為主題,贊頌了他無私奉獻、深受人民愛戴的品質。通過描繪他的形象和與人民的互動,詩中展現了作者對公正執政、關懷民生的向往和贊美之情。整首詩以平淡的文字表達了深情厚意,既傳達了作者對李廷吉的稱贊,也抒發了對美好社會的憧憬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