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憶故人 / 作者:王之道 |
望中風絮迷煙草。
愁結幾番昏曉。
花徑有時親掃。
載酒應須早。
人情曷似春山好。
山色不隨春老。
舊隱何當重到。
迎得平安報。
|
|
桃源憶故人解釋: 《桃源憶故人》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望中風絮迷煙草,
眼前飄飄柳絮彌漫,霧靄迷漫煙草。
愁結幾番昏曉。
憂慮交織,幾度經歷昏夜。
花徑有時親掃,
花徑時而親自掃清,
載酒應須早。
裝載美酒宜盡早。
人情曷似春山好。
人情何盡如春山美好。
山色不隨春老。
山色不會隨著春光的老去而褪色。
舊隱何當重到。
昔日的隱居何時再度回味。
迎得平安報。
期盼得到平安的消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故人的憂慮和懷念之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情世故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句“望中風絮迷煙草”,通過描繪飄揚的柳絮和迷漫的霧靄,營造出一種迷離、朦朧的意境,與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糾結相呼應。接著,“愁結幾番昏曉”表達了詩人多次經歷憂愁和苦悶,日夜交替的心情。
“花徑有時親掃”,展現了詩人深情的隱居情懷,他常常親自掃除花徑,為了營造一個寧靜的環境。緊接著“載酒應須早”,透露出詩人對歡聚、歡宴的渴望,也有一絲對于時光流逝的惋惜。
“人情曷似春山好”,這句表達了詩人對人情淡薄、虛假的感嘆,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如春山的美好。然而,“山色不隨春老”卻表明山色不會因為春光老去而變淡,暗示了人情雖然虛假,但自然景色卻是永恒的。
“舊隱何當重到”,表達了詩人對舊時隱居生活的懷念和希望能夠重新體驗的情感。最后一句“迎得平安報”是詩人對故人的期盼,希望得到一個平安幸福的消息。
整首詩描寫了詩人內心的糾結、憂愁和對舊時美好生活的懷念,通過自然景色的對比,表達了對人情世故和時光流轉的感慨,具有濃厚的禪意和隱逸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