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送鄭宗承) / 作者:王之道 |
又是春殘去。
倚東風、寒云淡日,墮紅飄絮。
燕社鴻秋人不問,盡管吳笙越鼓。
但短發(fā)、星星無數(shù)。
萬事惟消彭澤醉,也何妨、袖卷長沙舞。
身與世,只如許。
闌干拍手閑情緒。
便明朝、蒼煙白鷺,北山南浦。
笑指午橋橋畔路,簾幕深深院宇。
尚趁得、柳煙花霧。
我亦故山猿鶴怨,問何時、歸棹雙溪渚。
歌一曲,恨千縷。
|
|
賀新郎(送鄭宗承)解釋: 詩詞《賀新郎(送鄭宗承)》的中文譯文如下:
又是春殘去。
倚東風,寒云淡日,墮紅飄絮。
燕社鴻秋人不問,盡管吳笙越鼓。
但短發(fā),星星無數(shù)。
萬事惟消彭澤醉,也何妨,袖卷長沙舞。
身與世,只如許。
闌干拍手閑情緒。
便明朝,蒼煙白鷺,北山南浦。
笑指午橋橋畔路,簾幕深深院宇。
尚趁得,柳煙花霧。
我亦故山猿鶴怨,問何時,歸棹雙溪渚。
歌一曲,恨千縷。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漸漸過去,氣候寒冷,紅色的柳絮飄落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在春天的離別中,人們似乎不再關注社會的事務,只是盡情地享受吳笙和越鼓的音樂。詩中提到了短發(fā)和星星的數(shù)量,暗示著時光的短暫和無窮的可能性。
詩人認為萬事都可以消散于彭澤的醉意之中,也可以在長沙的舞蹈中忘卻。詩人認為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只是暫時的。他在夜晚的時候,靠著欄桿拍手,表達出他的閑情逸致。
詩人指著明朝的蒼煙和白鷺,北山和南浦的景色,笑著指向午橋橋邊的路,深深的院宇。他希望能趁著柳煙和花霧的時候,去欣賞這些美景。
詩人將自己比作山中的猿和鶴,表達出他對歸棹雙溪渚歸來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最后,他唱起一首歌,表達了自己的無盡的哀愁。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xiàn)了詩人對春天的離別和對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世俗的冷漠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情感的抒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