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高昌 / 作者:柳宗元 |
麹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
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
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馀。
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
|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高昌解釋: 鼓吹鐃歌·高昌
麴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
麴氏雄猛,坐落在西北地區,遠離中央政權的領域。
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因為地理位置遙遠且險要,所以自以為強大,不放在眼里。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
勇猛的王者的師從,將熊螭作為徒弟。
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龍旗獵獵拂動,沖破海浪,馹騎奔馳直至邊疆。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馀。
激勵年輕人發奮圖強,一舉擊敗敵人,不留余地。
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
沙場平地,一望無際,只看見黃色的云彩驅散。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
臣下靖子長來執掌國家大權,用智慧和勇氣制服敵寇。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皇帝端坐在南方,來自蠻夷的臣下們紛紛歸附。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所有人都稱帝王為神明,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
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匈奴的天可汗稱臣,使我們的國家覆滅。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不交戰爭,互不傷害,各自保護自己的身心。
詩詞意境深遠,描繪了唐代邊塞的荒涼景象以及外敵的威脅與挑戰。通過描述猛將麴氏的遠征征討和皇帝文皇的治理邊疆,展示了唐代邊疆守衛的艱辛與輝煌。同時,詩人通過描寫蠻夷臣服的景象,凸顯了唐朝帝王的威儀和國力的強盛。整首詩抒發了對國家安危和統一的憂慮,以及對邊塞將士的贊揚和仰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