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敗…為獸之窮第二 / 作者:柳宗元 |
獸之窮,奔大麓。
天厚黃德,狙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敵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rH猛,虔栗栗。
縻以尺組,啖以秩。
黎之陽,土茫茫。
富兵戎,盈倉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驅(qū)豺兕,授我疆。
|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唐既受命李密自敗…為獸之窮第二解釋: 唐既受命李密自敗…為獸之窮第二
獸之窮,奔大麓。
天厚黃德,狙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敵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蠭猛,虔栗栗。
縻以尺組,啖以秩。
黎之陽,土茫茫。
富兵戎,盈倉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驅(qū)豺兕,授我疆。
中文譯文:
昔日唐朝大將李密,一代英雄,但最終敗亡于獸窮之地。
獸之窮,指的是楚地的大麓山,而李密的軍隊在此處遭到了潰敗。
天空而厚重,明亮而黃金般的德行光輝,象狙猴般驍勇無畏的身軀。
他們穿著堅固的鎧甲,手持弓箭與箭袋。
皇家的軍隊安撫了叛亂,敵人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然而我自己的士兵也在戰(zhàn)斗中身亡,我無法親自殺敵。
我屈從于惡狼般兇猛的敵人,心懷謹(jǐn)慎和敬畏。
我向他們用絲線約束,用米餉滿足。
廣袤的土地,黎民茫茫。
富裕的軍隊和倉庫充滿了兵器。
德行如此匱乏,沒有人能夠享受。
我驅(qū)趕著豺狼和猛獸,為國家爭取土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大將李密因戰(zhàn)敗而被驅(qū)逐到獸窮之地的境況。通過對天、人、物的具體描寫,詩中呈現(xiàn)出了一種充滿掙扎和困惑的境況。
首先,詩中通過對天的描寫,形容了貍猿般勇猛的李密和他的軍隊的光輝形象,暗示了他們的威風(fēng)和英勇。然而,李密的軍隊最終仍然敗亡于獸窮之地,顯示了他們的困境和掙扎。
詩中還描繪了李密對敵人的畏懼和敬畏,展示了他的智謀和謹(jǐn)慎。他無法親自擊殺敵人,只能通過限制他們的行動來控制。
此外,詩中也揭示了國家和人民的困境。土地廣袤,但沒有人能夠享受富裕和德行,只有戰(zhàn)爭和疾苦。最后,詩描繪了李密驅(qū)趕豺狼和猛獸,為國家爭取土地的壯舉,顯示了他的忠誠和奮斗精神。
整首詩通過具體的描寫和對人物內(nèi)心的描繪,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帶來的困境和掙扎,同時也體現(xiàn)了李密的英勇、智慧和忠誠。這首詩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對戰(zhàn)爭的思考和批判,呼吁和平和社會的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