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海…為奔鯨沛第五 / 作者:柳宗元 |
奔鯨沛,蕩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云。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根。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海…為奔鯨沛第五解釋: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輔氏憑江淮竟東海…為奔鯨沛第五》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奔鯨沛,蕩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云。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根。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海洋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天地間巨大力量的敬畏和贊美。詩中以奔鯨激蕩海水,噴吐多彩霞光,使天空彌漫著一層腥氣的浮云。天帝因此憤怒地低頭,使白晝變得昏暗。然而,天帝將神力賦予元臣,他手握天矛,能夠截斷巨鯨的鱗甲。元臣奮起披蕩煙霧,打開海門,海面平靜,彷佛舞臺的根基。太陽神羲和顯赫地顯現,乘著清爽的氛圍。天地間的光輝與火焰融合,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力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海洋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蘊含的龐大力量的敬畏之情。奔鯨象征著巨大的力量和力量的釋放,它的出現使海洋掀起波瀾,形成浩渺的景象。詩中的多彩霞光和腥氣浮云,為這幅景象增添了神秘而壯麗的氛圍。天帝的憤怒和元臣的授予表明了天地之間力量的交織與傳遞,體現了宇宙秩序的運行和平衡。羲和的顯赫和清爽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這種力量的神圣和美好。
整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壯麗與莊嚴,表達了作者對宇宙力量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同時,通過運用象征手法,詩中融入了對權力和秩序的思考,使詩詞更具深意和哲理。這首詩詞在形式上優美流暢,意境豐富,是柳宗元杰出的作品之一,展現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見解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