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 / 作者:柳宗元 |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
|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解釋: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是唐代柳宗元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再次來到界圍巖水簾,感嘆春天已經過去,夏季的美景又一次出現在他面前。詩中寫到了柳州的景色和氣候變化,以及巖石、植物、水流等自然景觀。
中文譯文:
春天匆匆離去,我思念已久的界圍巖水簾再次見到了它。這個時候,植物生機盎然,仿佛到了懸崖上一樣美麗。陽光下的巖石冰冷異常,白天突然暴雨雷鳴。笙簧聲在湖邊響起,鸛鶴在云間起舞。古老的苔蘚覆蓋在青綠的枝條上,濕潤的草葉閃爍著翠綠的光芒。藍色的天空中聚集著七彩的光芒,波浪激蕩中寒光閃爍。晶瑩的水中蘊藏著沉重的珍珠,金屬的聲音從佩飾中傳出。幽深的巖石仿佛畫屏般倚在水邊,新月如玉鉤懸掛著。夜涼星星布滿天空,我仿佛置身于山洞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再次來到界圍巖水簾,感受到了春天已經過去,夏季的美景又一次出現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大量的自然描寫,通過對植物、景色、氣候的描繪,展現了界圍巖水簾的美麗景色和獨特韻味。詩中使用的修辭手法豐富多樣,如對比、擬人等等,增加了詩的藝術性和情感表達的深度。
整首詩以界圍巖水簾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以及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緒。這首詩既是一首描寫自然景色的作品,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新時光的期待。通過描寫界圍巖水簾的景色和氣候變化,傳遞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是一首值得欣賞的唐詩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