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 / 作者:柳宗元 |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
|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解釋: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
溪路千里曲,
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
虛作斷腸聲。
譯文:
穿越千里彎曲的溪路,
悲嗥聲從何處發(fā)出。
孤身宦途中淚已干盡,
孤獨的聲音變得空洞而傷人。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美麗而凄涼的畫面。詩人身處黃溪之中,每天聽到猿猴悲鳴的聲音,他感觸頗深,也寄托了自己的心情。
詩中,詩人形容了溪路的曲折,它蜿蜒穿行于千里山巒之間,給讀者帶來了迷離和神秘的感覺。
而“哀猿何處鳴”一句,則表現(xiàn)出了猿猴悲嗥的聲音。這個聲音充滿了哀怨和無助的情感,仿佛傳遞給了詩人的心靈。
而“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一句,則可能是詩人在抒發(fā)他宦途中的孤獨和辛酸。他以“淚已盡”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疲憊,而“虛作斷腸聲”則是詩人用以形容自己的心聲,他感到內(nèi)心的空虛和傷痛。
最后,整首詩以樸素的文字,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孤獨,給讀者一種深思的啟示。這首詩憑借其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表達方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