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 / 作者:柳宗元 |
麹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
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
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馀。
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解釋: 中文譯文:
麴氏的雄風乘風向西北傳播,身處異邦。他們既倚仗著地勢遙遠且險要,縱然傲慢,我也不用擔心。英勇威武的王者來師,將他們視為仆從。龍旗翻飛于海浪之上,快馬奔騰在大地角落。賁育勇猛地擊敗敵人,一掃而光,不留一人。平沙與天的相交之處,只見黃色的云彩被驅散。我作為臣子,握起了長纓,智勇之間,囚禁俘虜。文皇坐在南面,夷狄們千方百計地來迎接。眾人都稱贊天子有神通,從往古以來,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提并論。他們封為可汗,以徹底征服我們的國都。兵戎交戰不會傷害彼此,各自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生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創作的《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中的第十一篇,描述了唐代大將李靖滅亡高昌的事情。詩中描述了麴氏部落為高昌帶來的威脅,高昌雖然地理險要,但是李靖憑著勇猛和智慧擊敗了麴氏部落,征服了高昌。詩中通過描繪戰爭中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天子的偉大形象,表達了對國家強盛和統一的向往。
柳宗元用較為平實的語言描寫了戰爭的場景,同時展示了李靖的英勇和智慧。通過描繪戰爭的勝利,強調了天子的威嚴和權威。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節奏感強,給人以震撼和力量感。同時,詩中也展現了對和平的渴望,將兵戎之間的對立與各自保持本性和生命的真實需求相對立。整首詩意蘊含深遠,展現了柳宗元對國家統一、和平安定的思考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