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思禪寺呈廖明略其地蓋干越寺在琵琶洲上 / 作者:晁補之 |
遲君干越思禪寺,彌月忘歸住翠嵐。
忽見琵琶洲上月,始驚全室在天南。
|
|
泊思禪寺呈廖明略其地蓋干越寺在琵琶洲上解釋: 《泊思禪寺呈廖明略其地蓋干越寺在琵琶洲上》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遲君干越思禪寺,
彌月忘歸住翠嵐。
忽見琵琶洲上月,
始驚全室在天南。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思禪寺停留的情景。詩人稱呼遲君(指遲仲遠)干越,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在思禪寺住了一個月,卻不愿離開,忘記了歸程,沉浸在翠嵐(山間的美麗景色)之中。突然,他看到琵琶洲上的明亮月光,才驚覺自己的房間仿佛置身于天南(遠離塵囂之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詩人停留在思禪寺,體驗到了寧靜與內心的平和,以至于忘記了歸程,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山間的美景之中。然而,當他看到琵琶洲上明亮的月光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漂浮在天南,遠離塵囂喧囂。這種突然的覺醒和對環境的感知,給予了詩人以啟示和震撼。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色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敏感和領悟。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禪境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緒,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清新、意蘊深遠,給人以心靈的撫慰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