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八弟西園課經二首一 / 作者:晁補之 |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
半荒愁雨菊,獨秀畏風林。
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
心知阿連勝,新向佛乘深。
|
|
次韻八弟西園課經二首一解釋: 《次韻八弟西園課經二首一》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
禾稻已經成熟,秋天的原野變得寧靜,高處的蟬鳴聲尚未傳來。
半荒愁雨菊,獨秀畏風林。
半荒的地方憂心忡忡,雨水中的菊花,獨自傲然而立,畏懼著風吹林木。
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
老者覺得田園鄉村十分美好,懶散地漫步在小巷里尋找樂趣。
心知阿連勝,新向佛乘深。
心里明白佛陀的教義勝過其他,因此向佛法修行求得更深的境地。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田園的景象,表達了晁補之的感慨和內心的感受。禾稻成熟,原野寧靜,預示著豐收的喜悅。然而,半荒的地方的菊花在雨中凄涼,獨自傲立,畏懼風吹。這種景象可能引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憂慮。老者在田園中感受到寧靜和美好,慵懶地漫步于小巷之間,享受生活的悠閑。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心中對佛法的崇敬,認為佛法是超越一切的真理,他希望通過修行佛法,獲得更深的啟迪和境界。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禾稻、菊花、小巷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佛法的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情感表達,詩歌傳達了一種寧靜、淡泊的意境,引發讀者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