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三庭前有奇樹 / 作者:晁補之 |
庭前有奇樹,好鳥鳴喈喈。
朱榮被紫萼,采掇以忘懷。
棄置而不省,秋風凄以摧。
不惜朝華暮,君行殊未來。
|
|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三庭前有奇樹解釋: 詩詞:《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三庭前有奇樹》
庭前有奇樹,好鳥鳴喈喈。
朱榮被紫萼,采掇以忘懷。
棄置而不省,秋風凄以摧。
不惜朝華暮,君行殊未來。
中文譯文:
庭前有一棵奇特的樹,美麗的鳥兒歡快地鳴叫。
樹上盛開著紅色的花朵,被紫色的花萼所覆蓋,人們采摘著花朵以忘卻憂愁。
然而,這樣的美景被人們拋棄了,不再重視,秋風凄涼地吹襲著,使其枯萎凋零。
不顧朝華的輝煌和黃昏的美景,我心中的君主仍未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晁補之的《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三庭前有奇樹》。詩中描繪了庭院里的一棵奇特的樹和鳥兒的情景,以及作者對這一景象的感慨和思念。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庭前的奇樹和鳥兒的歡唱,展示了一幅美麗動人的景象。樹上盛開的紅花被紫色的萼所覆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人們采摘花朵,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來忘卻內心的憂愁和煩惱。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對這樣美景的棄置和忽視的遺憾。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與關注逐漸減少,就像秋風凄涼地吹襲著這棵奇樹,使它失去了生機和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對于君主未歸的思念之情。不論是朝庭的繁華還是黃昏的美景,作者心中的君主仍然未歸來,這種思念之情使得作者對于朝華的輝煌和黃昏的美景都不再在意。
整首詩以庭院中的奇樹和鳥兒為切入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們的態度轉變,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于君主的思念之情。在宋代的詩詞中,這種表達個人情感的方式是常見的,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內心的感受和情感,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