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彥能求擬江亭詩 / 作者:晁補之 |
亭下流泉三畝隘,誰擬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聞昔人,此言雖小可喻大。
寧非逐楚憔悴身,當是羊裘傲漢人。
避世墻東王君公,五經紛綸井大春。
端然養魚廢車馬,一身環堵觀天下。
吾人鄭子詩句新,高堂素壁開蕭灑。
何當湛湛見青楓,白蘋落日慰相逢。
一亭兩檻更何有,波濤風雨船前后。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
盡醉漁陽無好曲,短蓑銅斗平生足。
|
|
鄭彥能求擬江亭詩解釋: 《鄭彥能求擬江亭詩》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亭下流泉三畝隘,
誰擬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聞昔人,
此言雖小可喻大。
寧非逐楚憔悴身,
當是羊裘傲漢人。
避世墻東王君公,
五經紛綸井大春。
端然養魚廢車馬,
一身環堵觀天下。
吾人鄭子詩句新,
高堂素壁開蕭灑。
何當湛湛見青楓,
白蘋落日慰相逢。
一亭兩檻更何有,
波濤風雨船前后。
莫憶乘槎犯漢津,
莫憶樓船下石城。
盡醉漁陽無好曲,
短蓑銅斗平生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鄭彥能為題材,描述了一個擬寫詩的場景——亭下有一片狹小的流泉,作者希望能夠像西江晴天一樣暢快地寫詩。他提及過去桃李芬芳的名聲,雖然他所寫的話語可能顯得微小,但卻能夠表達寬廣的思想。
詩中提到鄭彥能并非追隨楚國而憔悴的人,他更像是傲慢的漢人,居于避世的墻東王君公,研究五經的學問廣博。他摒棄了紛擾的車馬,專心養魚,坐在圍墻之中觀察天下。
作者自稱為鄭彥能的詩句創作了新意,這些詩句自然流暢,灑脫自然。他期待何時能夠看到湛湛的青楓,晚霞下的白蘋果,以慰藉相逢的心情。一座亭子、兩個門檻,波濤、風雨,船只在前后來去,這些景象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不要回憶乘坐槎船穿越漢津的經歷,也不要回憶樓船下行石城的情景。相反,應該盡情地醉在漁陽,享受平凡生活中沒有煩惱的美好時光。
整首詩以鄭彥能為主題,描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創作的心境。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寓意深遠的詞句,詩中表達了對自由、清凈和舒適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晁補之對于詩人的追求和理想化生活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