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一 / 作者:晁補之 |
賓戲令晁子,名堂無乃迂。
何為仍負弩,秪合便飛鳧。
彭澤且市隱,太丘猶世儒。
解嘲吾亦倦,系雁一相娛。
|
|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一解釋: 《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一》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賓戲令晁子,
名堂無乃迂。
何為仍負弩,
秪合便飛鳧。
彭澤且市隱,
太丘猶世儒。
解嘲吾亦倦,
系雁一相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于時代風氣和社會習俗的批評和自嘲。詩人晁補之自稱為賓戲令晁子,指的是他在賓客間的娛樂角色,但他認為這種角色并不值得稱道。他認為那些繁瑣的禮儀和形式并不實用,只是虛耗時間而已。他自問為何還要負擔著這些虛浮的負擔,而不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事物。他把這種情況比喻為負著弩箭去追逐飛過的野鴨,意味著徒勞無功。
詩人進一步指出了社會的現象,彭澤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而太丘則是儒家學問的發源地。他認為即使在商業繁榮的彭澤,人們仍然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本性,追求名利。而即使在儒家學問的發源地太丘,人們也只是墨守成規,沒有真正理解和實踐儒家思想。晁補之對于這種社會現象感到厭倦,他希望能夠解脫出來。
最后兩句詩意味深長。晁補之說自己也厭倦了對這些現象進行諷刺和批評,他渴望尋找一種更有意義的娛樂方式。他將自己比作系在一起的雁群,寄托了對自由、自在的追求,也許這種自由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快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評和對自身處境的反思,展現了晁補之對于時代虛浮和自我束縛的不滿之情。他用負箭追鴨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人們追逐虛幻目標的徒勞無功。他對于商業繁榮和學問沉淀的地方仍然存在的虛偽和敷衍,表示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最后兩句的寄托,展示了他對自由和快樂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和對自身處境的反思,展示了晁補之對于時代虛浮和束縛的深切認識。這首詩詞不僅具有批判現實的意義,也具有對于自由和真實的向往,展現了晁補之作為一位詩人的獨特視角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