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符戊寅與無斁弟卜居緡城東述情 / 作者:晁補之 |
四海一居何處卜,北窗祗取見家山。
要無名利來心曲,便有園林世出間。
拙宦莫興三黜嘆,老歸未厭百年閑。
先君余慶期之子,吾駕如今不可還。
|
|
元符戊寅與無斁弟卜居緡城東述情解釋: 《元符戊寅與無斁弟卜居緡城東述情》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隱居志向和對名利的超脫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四海一居何處卜,
北窗祗取見家山。
要無名利來心曲,
便有園林世出間。
拙宦莫興三黜嘆,
老歸未厭百年閑。
先君余慶期之子,
吾駕如今不可還。
詩詞的中文譯文:
四海之間,我只有一個居所,不知該在何處安居。我通過北窗只能看到故鄉的山。只要心中沒有名利的執念,就能擁有自在的園林和隱居之間的空間。笨拙的宦官們不要再崛起三次而感嘆,我已經老去,卻并未厭倦百年的閑適生活。我是先君余慶的后代,如今已無法回到故鄉。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晁補之的隱居志向和對名利的超脫態度。他渴望遠離塵囂,安享寧靜的生活。詩中的"四海一居何處卜"表明了作者對選擇隱居地的迷茫和無奈。"北窗祗取見家山"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即使遠離家鄉,他仍然通過北窗望著故鄉的山景,心中充滿了鄉愁。
詩的下半部分強調了作者對名利的超脫態度。"要無名利來心曲"意味著只要心中沒有名利的執念,就能擁有內心自由的園林生活與隱居之間的空間。作者告誡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要再三次崛起而感嘆,因為他已經老去,對于追求名利的生活已經沒有興趣了。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是先君余慶的后代,已經無法回到故鄉,暗示了他對家族和家鄉的留戀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晁補之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對名利的超脫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名利的超脫,他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將園林和隱居作為人生理想的歸宿。這首詩詞展示了晁補之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態度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