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謫宋徙毫初聞周璠琵琶 / 作者:晁補之 |
棗園憭栗檜廳寒,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馬,只成怨恨不成歡。
|
|
謫宋徙毫初聞周璠琵琶解釋: 《謫宋徙毫初聞周璠琵琶》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棗園憭栗檜廳寒,
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馬,
只成怨恨不成歡。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晁補之在謫居宋朝時聽聞周璠彈奏琵琶的情景。詩中通過寒冷的棗園和檜廳的形容詞,展現了孤寂和凄涼的氛圍。作者在醉酒之后倚著琵琶,戴著倒鹖冠,表達了內心的悲傷和迷茫。他感嘆自己不像江州的白司馬那樣受人歡迎,只能成為怨恨和悲傷的對象,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歡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的憂傷和無奈情緒。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和自身的反思,詩人展示了自己在謫居時的孤獨和痛苦。他用倒鹖冠和琵琶作為象征,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與江州的白司馬相比,作者感到自己無法得到真正的歡樂和快樂,只能沉浸在怨恨和悲傷之中。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過對景物和自身的描寫,將作者的心境和現實境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種表達方式既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也揭示了社會現實中的無奈和痛苦。這使得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能夠引起讀者共鳴,并在情感上與詩人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