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秬梅花 / 作者:晁補之 |
寒巖幽霧不曾開,殘雪猶封宿草荄。
一萼故應先臘破,百花渾未覺春來。
慚非上苑青房比,誤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橫斜還許落金杯。
|
|
次韻李秬梅花解釋: 《次韻李秬梅花》是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巖幽霧不曾開,
殘雪猶封宿草荄。
一萼故應先臘破,
百花渾未覺春來。
慚非上苑青房比,
誤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
橫斜還許落金杯。
中文譯文:
寒冷的巖石上彌漫著幽霧,
殘存的雪花仍覆蓋著舊時的草荄。
一個花蕊本應該先在臘月中綻放,
百花們卻還沒有察覺到春天的來臨。
我感到慚愧,不能與皇家園林中的青房相媲美,
誤將這個花比作了唐昌的碎月。
常常怨恨那清澈的溪水反射著稀疏的影子,
傾斜的陽光也會將花瓣投下金色的影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寒冷冬日的山間景色。巖石上彌漫著幽霧,雪花覆蓋著舊時的草荄,顯現出寒冷季節的凄涼和荒蕪。詩人通過對寒冷景象的描寫,突出了春天的期盼和等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遺憾。他感到慚愧自己的才華不及皇室園林中的貴重花卉,將這朵花比作了唐昌的碎月,暗示了自己的自嘲和自貶。他常常怨恨溪水照不出清晰的倒影,陽光斜照時花瓣投下的影子也不如金杯美麗。這里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情的懷疑和對完美的追求。
整首詩以寒冷的山間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我反思,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己才情的自省。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不滿。這首詩詞展示了晁補之獨特的感慨和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