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嶺上 / 作者:晁補之 |
永日倦高躋,盤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嶺路曲隨溪。
馬腹飛云薄,山腰過雨低。
陰崖不可度,誰此構(gòu)長梯。
|
|
千秋嶺上解釋: 《千秋嶺上》是宋代晁補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永日倦高躋,盤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嶺路曲隨溪。
馬腹飛云薄,山腰過雨低。
陰崖不可度,誰此構(gòu)長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臨千秋嶺的情景。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在攀登崇山峻嶺過程中的疲憊和迷茫之感。描寫了山路的曲折蜿蜒,以及松樹扎根于危巖之上,形成了一種險峻的景象。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馬腹上飄飛的云彩和山腰上飄落的細雨,使整個山景顯得朦朧和低垂。最后兩句表達了陰崖險峻無法攀登,詢問有誰能夠構(gòu)筑一座長梯來攀越這座高山。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攀登高山的艱辛和心境的起伏。詩中反映了作者對險峻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以及對攀登高峰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山與水、云與雨的對比,給人以立體感和畫面感,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登高所帶來的疲憊和困惑。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攀登極限的渴望和對人類智慧的寄望,也可以理解為對挑戰(zhàn)和突破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人類與自然的交融與對人生道路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