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蒲過洛思十歲時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詩二首一 / 作者:晁補之 |
建春門外柳依依,迸淚當年彩服嬉。
窮子更無逢父日,匿王空記看河時。
|
|
守蒲過洛思十歲時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詩二首一解釋: 《守蒲過洛思十歲時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詩二首一》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建春門外柳依依,
迸淚當年彩服嬉。
窮子更無逢父日,
匿王空記看河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在洛陽的兒時回憶。詩中的建春門是洛陽城的一座城門,柳樹在門外依依搖曳。詩人回憶起年幼時穿著彩色服裝玩耍的情景,不禁淚水涌上心頭。他是一個沒有見過父親的貧窮孩子,每逢父親應該歸來的日子,卻始終沒有等到他。詩人隱居在寓所中,只能空虛地回憶著看河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晁補之內心深處的思念和孤獨。詩人通過描寫柳樹依依搖曳的景象,以及自己曾經歡樂的童年時光,展現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然而,詩人的父親卻不在身邊,這使他倍感窮困和孤獨。詩中的"窮子更無逢父日"表達了他對親情的渴望和無奈。最后兩句"匿王空記看河時"意味著詩人只能在自己的回憶中尋找慰藉,無法與現實中的父親相聚。
整首詩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父親的思念和對童年時光的追憶。同時,詩人的孤獨和無奈也在其中得到了生動的表達。這首詩以真摯的情感觸動人心,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家庭的眷戀,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晁補之的情感體驗。 |
|